陈铎祠遗址

陈铎祠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祠堂最后一次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现在是断壁残垣破旧不堪 近几年本村陈姓村民陆续捐款以及政府部分出资2013年4月中旬提出重建计划 预计2014年4-5月开工重建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陈铎祠遗址

性质
遗址


地点
定远县西北三十五公里处中九华

时间
2013年4月

目录
1概况
2典故
折叠编辑本段概况
汉代阴陵忠义王陈铎祠,位于定远县西北三十五公里处中九华山脚下的永康镇古城村,传说是汉代所建,清光绪21年重修,民国14年冬月复修 。

陈铎祠堂现有祠房14间,祠前大迎壁墙一座,其房屋分布是:前后各六间,靠北西厢房两间。原在后6间正中墙壁上有彩绘陈铎夫妻站像,像前是方台,台上有陈铎夫妻雕塑坐像,两旁有持兵器站将,还有手持方黄布印包和云手的4个侍从。方台正中前沿有竖牌:"阴陵忠义王陈铎之位"。左、右柱上对联是:"忠心观日","义气参天"。西面二间厢房门头上有"忠贞姑"横匾,室内有一方台,台上雕塑陈铎妹塑像,左右两个侍女。台前竖牌"忠贞姑陈氏之位"前有供桌。


大门外迎壁墙中间上方是一块砖刻记"清光绪21年重修"。墙中间立有1米50公分高的石碑,碑上文:"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违令者斩,汉高祖"。

据有关史料记载,项王垓下败逃,度淮后至阴陵,因田父(即陈铎)错指去向,致使项王兵陷大泽,造成汉将灌婴追至,故霸王将田父三人斩之,刘邦称帝后,追封陈铎为阴陵忠义王,并筑祠祭祀。

折叠编辑本段典故

相传楚汉相争时,刘邦因将寡兵少,和项羽是打一仗败一仗。刘邦更是一败涂地,

将土俱被项羽的军队打散,身边连一个保驾之人都没有,只落得孤身一人向南边逃跑,项羽紧追不舍,刘邦逃到古城寺(今定远县靠山乡古城村)向正在田间锄田的农夫陈铎兄妹求救,陈铎见田边无藏身之所,情急之中见田头有一废井,便让刘邦系着马缰绳下藏于废井,马通人性,将主人系下井后,立即跑向避马坡躲起(至今避马坡还在)井口的大蜘蛛,很快的将刘邦下井弄断的网重新结上。项羽追至,不见刘邦踪影,急问陈铎:"可见有人路过此地?"陈铎回答:"未见。"项羽不信,趴在废井口,观看半天,见此井深不见底,蛛网密集,心中暗想:要是刘邦下井藏身,定然将井口蛛网弄断,而今未见挣断一根蛛网,井内怎会藏人?看罢,只得摇头,又策马向南追去。又追了四里路,追至霸桥张,登高埂站在马上朝四面一望,哪里有刘邦的影子?只得叹了口气说:"又撵张掉了!"(故后人称此为霸桥张)。气呼呼地要找陈铎兄妹算账。项羽找到仍在锄田的陈铎兄妹,怪陈铎兄妹不对他讲真话,挥剑将陈铎兄妹砍死在废井边,然后又拍马向东南方向追去。

项羽走后,刘邦的马立刻从避马坡跑来营救主人,此马将马缰绳咬在嘴里,丢于井下,刘邦接过马缰绳,脚蹬井壁上井,连上几次,都因为马脖子的拉力较小,而跌落井下。后来,刘邦为减轻自身

重量,脱下金盔金甲,马再次拼命用力,终将刘邦拉出井口,刘邦上井后,见陈铎兄妹为救自己,双双倒在血泊之中,失声痛哭,哭后,对着陈铎遗体说:"我在阳间为王,你在阴间为王!"刘邦待登基后,不忘陈铎兄妹的救命大恩,立即下了一道圣旨,封陈铎为阴陵忠义王,封陈铎妹为阴陵公主,赐陈铎妻为一品贵夫人,且划封地阴陵县,建阴陵忠义王陈铎祠于昔日废井上。祠内泥塑X金陈铎阴陵忠义王冢,两边贴对联:"忠义观日,义气参天。"(该祠堂南北两面,两边六间,东西各有厢房两间,青砖小瓦,汉代后,清光绪十年重修,民国十年又重修,至今仍在。该祠东边,有一霸王庙,现不在。)陈氏家族每年初一祭祖拜祠,延续至今。
上一篇:麟德殿遗址
下一篇:银山银矿遗址
  • 首页
  • 服务项目
  • 电话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