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厅遗址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20/07/27
花厅遗址位于江苏省新沂市马陵山西麓,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年,为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遗址 。
1952~1989年先后四次发掘,已清理墓葬78座,墓葬大多为长方形墓坑,其中有大墓10座,墓中有用婴幼儿和少年人殉葬的、随葬品有多达上百件的,以陶器和玉器为主。陶器多具有大汶口文化的特征。
该遗址是唯一同时存在南北两种不同文化类型的国内史前文化遗址。这种现象,专家们称之为"文化两合现象",为认识中国史前时期不同文化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模式提供了例证。换句话说-- 一次发现,揭开5000年的沉寂。
1995年,花厅遗址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花厅遗址
地理位置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西南马陵山丘陵地南端海拔69米的高地上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
70万平方米
开放时间
全天
门票价格
免费
保护级别
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
Ⅰ-72

所处年代
新石器时代
目录
1基本简介
2考古发现
3文物保护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简介
随葬品以陶器和玉器为主,也有石器和骨器,部分墓用猪、狗陪葬。陶器多具有大汶口文化的特征,在陶器中的贯耳 壶、"丁"字形足的鼎、阔把杯,石器中的有段锛及玉器等,又与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的同类器物相同,表明这里在当时与太湖流域有密切来往。大墓中用婴幼儿和少年人殉葬,说明当时部落首领人物死后使用人殉已成为通行的礼俗。而小墓的墓坑窄小,有的墓仅有1件随葬品,与大墓形成鲜明对比,又反映出当时贫富对立已很严重。
折叠编辑本段考古发现
新中国成立后,南京博物馆于1952年、1953年、1987年、1989年四次进行有组织的发掘[1] ,在这里共发掘面积达3200平方米,发现墓葬78座,出土陶器1058件,石器134件,玉器1091件,骨器123件,全部出土文物共计2406件。[2] 在四号墓中,发现一块陶板上镶嵌八颗绿松石,这是我国首次发现新石器时期陶器上的绿松石镶嵌。在十八座墓葬发掘中,有八座墓有人殉现象。在十八号墓中有两具殉葬幼儿的骸骨。在六十号墓中,有两具殉葬幼儿、一具殉葬少年、两具中青年男女的骸骨。这些墓葬出土的人骨,经上海自然博物馆人类学专家黄象洪教授鉴定,是目前我国发现时代最早的人殉人祭现象。所有这些,为探索中国文明史的起源,研究黄淮河下游的史前文化,提供了一批前所未有的和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从花厅出土的文物论证,可以把我国奴隶制的发轫史向前推进2000年。
花厅古文化遗址发掘,在国内外影响都很大。前来寻迹、考察的专家、学者络绎不绝,世界著名考古学
花厅遗址
花厅遗址
家、美国哈佛大学人类系主任张光直教授说:"殷商文化的渊源要到花厅文化中去找。"
折叠编辑本段文物保护
1995年,花厅遗址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花厅遗址作为新石器时代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952~1989年先后四次发掘,已清理墓葬78座,墓葬大多为长方形墓坑,其中有大墓10座,墓中有用婴幼儿和少年人殉葬的、随葬品有多达上百件的,以陶器和玉器为主。陶器多具有大汶口文化的特征。
该遗址是唯一同时存在南北两种不同文化类型的国内史前文化遗址。这种现象,专家们称之为"文化两合现象",为认识中国史前时期不同文化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模式提供了例证。换句话说-- 一次发现,揭开5000年的沉寂。
1995年,花厅遗址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花厅遗址
地理位置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西南马陵山丘陵地南端海拔69米的高地上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
70万平方米
开放时间
全天
门票价格
免费
保护级别
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
Ⅰ-72

所处年代
新石器时代
目录
1基本简介
2考古发现
3文物保护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简介
随葬品以陶器和玉器为主,也有石器和骨器,部分墓用猪、狗陪葬。陶器多具有大汶口文化的特征,在陶器中的贯耳 壶、"丁"字形足的鼎、阔把杯,石器中的有段锛及玉器等,又与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的同类器物相同,表明这里在当时与太湖流域有密切来往。大墓中用婴幼儿和少年人殉葬,说明当时部落首领人物死后使用人殉已成为通行的礼俗。而小墓的墓坑窄小,有的墓仅有1件随葬品,与大墓形成鲜明对比,又反映出当时贫富对立已很严重。
折叠编辑本段考古发现
新中国成立后,南京博物馆于1952年、1953年、1987年、1989年四次进行有组织的发掘[1] ,在这里共发掘面积达3200平方米,发现墓葬78座,出土陶器1058件,石器134件,玉器1091件,骨器123件,全部出土文物共计2406件。[2] 在四号墓中,发现一块陶板上镶嵌八颗绿松石,这是我国首次发现新石器时期陶器上的绿松石镶嵌。在十八座墓葬发掘中,有八座墓有人殉现象。在十八号墓中有两具殉葬幼儿的骸骨。在六十号墓中,有两具殉葬幼儿、一具殉葬少年、两具中青年男女的骸骨。这些墓葬出土的人骨,经上海自然博物馆人类学专家黄象洪教授鉴定,是目前我国发现时代最早的人殉人祭现象。所有这些,为探索中国文明史的起源,研究黄淮河下游的史前文化,提供了一批前所未有的和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从花厅出土的文物论证,可以把我国奴隶制的发轫史向前推进2000年。
花厅古文化遗址发掘,在国内外影响都很大。前来寻迹、考察的专家、学者络绎不绝,世界著名考古学
花厅遗址
花厅遗址
家、美国哈佛大学人类系主任张光直教授说:"殷商文化的渊源要到花厅文化中去找。"
折叠编辑本段文物保护
1995年,花厅遗址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花厅遗址作为新石器时代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