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沉银遗址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20/07/18
江口沉银遗址,位于彭山区江口镇,是一段长约两公里的岷江河道,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口沉银遗址”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公路,西至河堤,南至岷江大桥南1000米,北至双江汇合处向北500米,南北外延500米。清代以来的文献中多记载明末大西军领袖张献忠曾沉银于此。2015年12月,中国专家基本确认彭山“江口沉银遗址”,为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专家还共同呼吁,尽快立项,进行抢救性发掘。2016年1月5日,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中心区域发现刻有29个字的金封册,经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2017年4月13日,四川省眉山市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工作2016-2017年度发掘成果通报会召开。据介绍,随着遗址当地汛期的到来,截至4月12日,第一阶段考古发掘正式结束,目前已发掘面积20000余平方米,出水各类文物30000余件,证实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

地理位置
四川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
占地面积
100万平方米
景点级别
眉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目录
1历史记载
2发现历程
3保护范围
4出土文物
5相关案件
6考古发掘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记载
江口沉银遗址附近发现的碎银
江口沉银遗址附近发现的碎银
明清两代所著的史料中确有张献忠千船沉银的记载。南明建昌卫掌印都司俞忠良在其所著《流贼张献忠祸蜀记》中说:“隆武二年丙戌九月十六日,副总兵曹勋率建南兵克邛州,距成都仅两日行程。献忠离成都,率贼营男妇百余万操舟数千蔽岷江而下。都督杨展起兵逆击之,战于彭山之江口,展身先士卒遣小舸载火器以攻贼舟,风大作,舟火,士卒鼓勇,皆殊死战,贼败。贼舟首尾相衔,骤不能退,风烈火猛,势若燎原。官兵枪铳弩矢百道俱发,贼舟多焚,所掠金玉珠宝及银鞘数千万,悉沉江底。群贼登岸走,旋奔川北,杨展率部追之。献忠虑各营家眷众多,不能急行,此皆历年抢掠而来,乃集众贼将共议,饬令将妇女尽杀之,献忠亦杀其妃嫔数百,死者数十万。献忠犹未已,恐川兵反,行次顺庆界。大阅,尽杀川兵,不留一卒。仅有都督刘进忠者一营,久自川北遁去,入秦降于虏。”[3]
《蜀碧》记载:“(张)献忠闻(杨)展兵势甚盛,大惧,率兵10数万,装金宝数千艘,顺流东下,与展决战。”相传1646年,清军入川,张献忠“携历年所抢”的千船金银财宝率部向川西突围。但转移途中猝遇地主武装杨展,张献忠的运宝船队大败,千船金银沉入江底,张献忠只带少数亲军突围成功。
《蜀难纪实》中对沉银有更多细节的记载:“张献忠部队从水路出川时,由于银两太多,木船载不下,于是张献忠命令工匠做了许多木头的夹槽,把银锭放在里面,让其漂流而下,打算在江流狭窄的地段再打捞上来。但后来部队遭到阻击,江船阻塞江道,所以大部分银两沉入江中。”
彭山江口镇境内水域到底有多少张献忠的沉银,《蜀难纪实》记载:“累亿万,载盈百艘”。
张献忠携千船金银珠宝从成都顺水南下,在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一带遭到川西官僚杨展突袭,千船金银珠宝绝大部分沉落江中。
折叠编辑本段发现历程
折叠被盗案件
江口沉银遗址文物
江口沉银遗址文物
2015年6月25日,彭山区检察院官网刊登了一则消息——《彭山检察院主动介入张献忠稀世宝藏被盗掘案》。消息显示,2015年5月5日,彭山区人民检察院侦监科主动提前介入彭山区公安局侦办的盗掘“江口沉银——张献忠沉宝遗址”重大案件。该案系多个团伙作案,涉案人员众多……作案时间从2011年至2015年4月,长达4年之久;涉案文物据专家初步估计,一级以上珍贵文物有多件,其中有金狮、金印、金册子等,其价值估计过亿……目前,彭山区公安局已以盗掘古文化遗址、倒卖文物罪刑拘了25人。其中主要涉案人员有彭山人王某、何某某涉嫌盗掘古文化遗址罪。湖北人袁某某、成都人杜某某涉嫌倒卖文物罪。至此,张献忠沉宝在彭山区境内这一考古谜团终于逐渐浮出水面。
彭山区公安局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5·1彭山特大盗掘倒卖文物案”事发彭山区“江口沉银遗址”,属公安部督办案件,因涉案人员众多,身份复杂,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的相关人员已到过彭山督办此案,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查中。此次涉案的部分文物鉴定结果已出来,有部分银锭是国家二、三级文物,这些银锭应该都和张献忠有关。对于该案,彭山区文管所称,一两年前文管部门就发现有人在彭山区“江口沉银遗址”附近盗掘,将此情况汇报给公安后,由于盗掘分子在水下作业,取证困难等原因,所以2015年才破获。[1]
折叠专家意见
张献忠沉银
张献忠沉银
2015年12月25日,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李季,在江口沉银遗址考古研讨会上说:在实地查看江口沉银遗址、参观出土文物后,李季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综合考古部主任杨林,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毛佩琦等10余名国内权威考古、历史专家,共同出具《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考古研讨会专家意见书》(以下简称《意见书》),基本确认彭山“江口沉银遗址”,为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专家还共同呼吁,尽快立项,进行抢救性发掘。
上述专家在意见书中称,2005和2011年,当地在工程建设中发现了大量文物,
文物出水地点与文献记载张献忠“江口沉银”地点一致,出水文物中包括铭刻年号的金册、银锭及“西王赏功”金币、银币等。 眉山市彭山区文物管理研究所所长吴天文表示,当时发掘的银锭,其纯度在90%以上。在这些银锭的内壁显示有地域、工匠名字、时间等信息,这其中来自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银锭上面显示的信息跟张献忠行军的路线十分吻合”,吴天文介绍,出水的银锭再加上铭刻年号的金册以及有“西王赏功”字样的金币、银币等,通过与历史文献相比较,基本可以确定“江口沉银”的记载可信。[2]
折叠编辑本段保护范围
“江口沉银遗址”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公路,西至河堤,南至岷江大桥南1000米,北至双江汇合处向北500米,南北外延500米。
折叠编辑本段出土文物
金封册
金封册
2016年1月5日,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中心区域发现的一批珍贵文物神秘面纱揭开,除发现刻有“大西”年号的银锭及“西王赏功”金、银币外,最为珍贵的是长12厘米、宽10厘米、重730克,刻有29个字的金封册,经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2017年4月13日,四川省眉山市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工作2016-2017年度发掘成果通报会召开。据介绍,随着遗址当地汛期的到来,截至4月12日,第一阶段考古发掘正式结束,目前已发掘面积20000余平方米,出水各类文物30000余件,证实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刘志岩介绍,本次出水文物包括张献忠册封亲王及妃嫔金册、册封郡王及妃嫔银册、西王赏功金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铭刻张献忠大西国国号的银锭、明代库银(铭刻有年号、重量、人名及府州县地名)、各类金银首饰和铁制兵器等。
据悉,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相关部门下一步将继续整理发掘出水文物,编写发掘报告;对已出水文物进行修复和保护;组织相关领域顶级专家联合对出水文物进行综合研究;开展大范围物探工作,寻找沉银有利储集区,在遗址的上游和下游开展系统考古调查,为确定遗址范围和明年的考古发掘区域提供线索。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案件
2016年10月14日,在公安部直接组织指挥下,四川省公安机关经过近两年的缜密侦查,一举破获公安部挂牌督办的四川眉山特大盗掘古文化遗址倒卖文物案,打掉盗掘文物犯罪团伙10个,破获盗掘古文化遗址、倒卖文物案件32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0名,追回各类文物千余件,其中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38件,三级文物54件,涉案文物交易金额达3亿元。[4]
折叠编辑本段考古发掘
2016年12月26日,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的岷江岸上张贴
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考古现场
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考古现场
了多张《关于江口沉银遗址发掘的通告》和《彭山区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项目施工公告》。通告显示,2017年4月30日之前,考古队将在江口大码头至江口崖墓博物馆区间的河道内进行考古发掘。在可目测范围内,往来者也不难看到,岷江河道内,3条总长约1.5公里的围堰内可以看到裸露的河床——这就是张献忠沉银的中心遗址。[5]
“江口沉银遗址”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公路,西至河堤,南至岷江大桥南1000米,北至双江汇合处向北500米,南北外延500米。清代以来的文献中多记载明末大西军领袖张献忠曾沉银于此。2015年12月,中国专家基本确认彭山“江口沉银遗址”,为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专家还共同呼吁,尽快立项,进行抢救性发掘。2016年1月5日,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中心区域发现刻有29个字的金封册,经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2017年4月13日,四川省眉山市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工作2016-2017年度发掘成果通报会召开。据介绍,随着遗址当地汛期的到来,截至4月12日,第一阶段考古发掘正式结束,目前已发掘面积20000余平方米,出水各类文物30000余件,证实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

地理位置
四川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
占地面积
100万平方米
景点级别
眉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目录
1历史记载
2发现历程
3保护范围
4出土文物
5相关案件
6考古发掘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记载
江口沉银遗址附近发现的碎银
江口沉银遗址附近发现的碎银
明清两代所著的史料中确有张献忠千船沉银的记载。南明建昌卫掌印都司俞忠良在其所著《流贼张献忠祸蜀记》中说:“隆武二年丙戌九月十六日,副总兵曹勋率建南兵克邛州,距成都仅两日行程。献忠离成都,率贼营男妇百余万操舟数千蔽岷江而下。都督杨展起兵逆击之,战于彭山之江口,展身先士卒遣小舸载火器以攻贼舟,风大作,舟火,士卒鼓勇,皆殊死战,贼败。贼舟首尾相衔,骤不能退,风烈火猛,势若燎原。官兵枪铳弩矢百道俱发,贼舟多焚,所掠金玉珠宝及银鞘数千万,悉沉江底。群贼登岸走,旋奔川北,杨展率部追之。献忠虑各营家眷众多,不能急行,此皆历年抢掠而来,乃集众贼将共议,饬令将妇女尽杀之,献忠亦杀其妃嫔数百,死者数十万。献忠犹未已,恐川兵反,行次顺庆界。大阅,尽杀川兵,不留一卒。仅有都督刘进忠者一营,久自川北遁去,入秦降于虏。”[3]
《蜀碧》记载:“(张)献忠闻(杨)展兵势甚盛,大惧,率兵10数万,装金宝数千艘,顺流东下,与展决战。”相传1646年,清军入川,张献忠“携历年所抢”的千船金银财宝率部向川西突围。但转移途中猝遇地主武装杨展,张献忠的运宝船队大败,千船金银沉入江底,张献忠只带少数亲军突围成功。
《蜀难纪实》中对沉银有更多细节的记载:“张献忠部队从水路出川时,由于银两太多,木船载不下,于是张献忠命令工匠做了许多木头的夹槽,把银锭放在里面,让其漂流而下,打算在江流狭窄的地段再打捞上来。但后来部队遭到阻击,江船阻塞江道,所以大部分银两沉入江中。”
彭山江口镇境内水域到底有多少张献忠的沉银,《蜀难纪实》记载:“累亿万,载盈百艘”。
张献忠携千船金银珠宝从成都顺水南下,在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一带遭到川西官僚杨展突袭,千船金银珠宝绝大部分沉落江中。
折叠编辑本段发现历程
折叠被盗案件
江口沉银遗址文物
江口沉银遗址文物
2015年6月25日,彭山区检察院官网刊登了一则消息——《彭山检察院主动介入张献忠稀世宝藏被盗掘案》。消息显示,2015年5月5日,彭山区人民检察院侦监科主动提前介入彭山区公安局侦办的盗掘“江口沉银——张献忠沉宝遗址”重大案件。该案系多个团伙作案,涉案人员众多……作案时间从2011年至2015年4月,长达4年之久;涉案文物据专家初步估计,一级以上珍贵文物有多件,其中有金狮、金印、金册子等,其价值估计过亿……目前,彭山区公安局已以盗掘古文化遗址、倒卖文物罪刑拘了25人。其中主要涉案人员有彭山人王某、何某某涉嫌盗掘古文化遗址罪。湖北人袁某某、成都人杜某某涉嫌倒卖文物罪。至此,张献忠沉宝在彭山区境内这一考古谜团终于逐渐浮出水面。
彭山区公安局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5·1彭山特大盗掘倒卖文物案”事发彭山区“江口沉银遗址”,属公安部督办案件,因涉案人员众多,身份复杂,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的相关人员已到过彭山督办此案,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查中。此次涉案的部分文物鉴定结果已出来,有部分银锭是国家二、三级文物,这些银锭应该都和张献忠有关。对于该案,彭山区文管所称,一两年前文管部门就发现有人在彭山区“江口沉银遗址”附近盗掘,将此情况汇报给公安后,由于盗掘分子在水下作业,取证困难等原因,所以2015年才破获。[1]
折叠专家意见
张献忠沉银
张献忠沉银
2015年12月25日,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李季,在江口沉银遗址考古研讨会上说:在实地查看江口沉银遗址、参观出土文物后,李季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综合考古部主任杨林,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毛佩琦等10余名国内权威考古、历史专家,共同出具《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考古研讨会专家意见书》(以下简称《意见书》),基本确认彭山“江口沉银遗址”,为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专家还共同呼吁,尽快立项,进行抢救性发掘。
上述专家在意见书中称,2005和2011年,当地在工程建设中发现了大量文物,
文物出水地点与文献记载张献忠“江口沉银”地点一致,出水文物中包括铭刻年号的金册、银锭及“西王赏功”金币、银币等。 眉山市彭山区文物管理研究所所长吴天文表示,当时发掘的银锭,其纯度在90%以上。在这些银锭的内壁显示有地域、工匠名字、时间等信息,这其中来自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银锭上面显示的信息跟张献忠行军的路线十分吻合”,吴天文介绍,出水的银锭再加上铭刻年号的金册以及有“西王赏功”字样的金币、银币等,通过与历史文献相比较,基本可以确定“江口沉银”的记载可信。[2]
折叠编辑本段保护范围
“江口沉银遗址”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公路,西至河堤,南至岷江大桥南1000米,北至双江汇合处向北500米,南北外延500米。
折叠编辑本段出土文物
金封册
金封册
2016年1月5日,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中心区域发现的一批珍贵文物神秘面纱揭开,除发现刻有“大西”年号的银锭及“西王赏功”金、银币外,最为珍贵的是长12厘米、宽10厘米、重730克,刻有29个字的金封册,经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2017年4月13日,四川省眉山市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工作2016-2017年度发掘成果通报会召开。据介绍,随着遗址当地汛期的到来,截至4月12日,第一阶段考古发掘正式结束,目前已发掘面积20000余平方米,出水各类文物30000余件,证实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刘志岩介绍,本次出水文物包括张献忠册封亲王及妃嫔金册、册封郡王及妃嫔银册、西王赏功金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铭刻张献忠大西国国号的银锭、明代库银(铭刻有年号、重量、人名及府州县地名)、各类金银首饰和铁制兵器等。
据悉,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相关部门下一步将继续整理发掘出水文物,编写发掘报告;对已出水文物进行修复和保护;组织相关领域顶级专家联合对出水文物进行综合研究;开展大范围物探工作,寻找沉银有利储集区,在遗址的上游和下游开展系统考古调查,为确定遗址范围和明年的考古发掘区域提供线索。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案件
2016年10月14日,在公安部直接组织指挥下,四川省公安机关经过近两年的缜密侦查,一举破获公安部挂牌督办的四川眉山特大盗掘古文化遗址倒卖文物案,打掉盗掘文物犯罪团伙10个,破获盗掘古文化遗址、倒卖文物案件32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0名,追回各类文物千余件,其中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38件,三级文物54件,涉案文物交易金额达3亿元。[4]
折叠编辑本段考古发掘
2016年12月26日,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的岷江岸上张贴
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考古现场
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考古现场
了多张《关于江口沉银遗址发掘的通告》和《彭山区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项目施工公告》。通告显示,2017年4月30日之前,考古队将在江口大码头至江口崖墓博物馆区间的河道内进行考古发掘。在可目测范围内,往来者也不难看到,岷江河道内,3条总长约1.5公里的围堰内可以看到裸露的河床——这就是张献忠沉银的中心遗址。[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