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20/07/09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脚下,是一座古人类遗址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主在龙骨山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距北京市区约48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古人类和古脊椎动物考古遗址,是"北京人"的发原地。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类别
古人类遗址博物馆
地点
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脚下
竣工时间
1953年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北京市

适宜游玩季节
四季皆宜
景区级别
AAAA级
门票价格
30.00元
建议游玩时长
2小时
博物馆级别
国家一级博物馆
目录
1建筑布局
2所获荣誉
3发展历史
4考古历程
5参观信息
6世界遗产
7参考信息
8作用价值
折叠编辑本段建筑布局
折叠主要展厅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系统地向我们介绍了60万年前的"北京人"、10万年前的"新洞人"、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的生活环境、生活状况。序厅正面为龙骨山立体模型,展柜中摆放着周口店地区从4亿年前到1亿年前的各种岩石标本,反映了该炮区沧海桑田的地质变化过程。
第一展厅展示了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模型、古人类用火遗迹以及粗糙简陋的石制砍斫、切割、乱削和雕刻工具。
第二展厅以复原模型展示了北京猿人居住的洞穴以及他们的生活场所。
第三展厅主要介绍龙骨山上发现的二十余处脊椎动物化石遗址和古人类活动过的遗址分布点,以及一件18000年前山顶洞人的遗物--串青贝壳,兽牙、小石头制成的古老的项链。
第四展厅陈列着我国和世界各地发现的各个时期的古人类化石、旧石器,以及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绘画、雕刻等艺术品。
折叠新馆建设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目前已经封顶,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新馆的面积扩大到旧馆的8倍,集藏品展览、科研、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预计2014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折叠编辑本段所获荣誉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自然环境优美,遗址内长年绿树成荫,花草吐芳,野生动植物数量繁多。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把"周口店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周口店遗址入选"新北京十六景"之列。1987年,经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推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周口店遗址列人世界文化遗产清单,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列入该名单的六家单位之一;1992年,北京市政府授予周口店遗址"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称号;同年6月,周口店遗址以"保存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入选"北京旅游世界之最";1997年,周口店遗址博物馆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之一。2005年周口店遗址入选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周口店遗址博物馆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实是一不可多得的集休闲和学习参观于一体的郊外综合性旅游场所。
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史
1921年,当时任中国政府矿政顾问的瑞典地质学家及考古学家安特生到周口店调查时曾来到龙骨山。他说:"有一种预感,我们祖先的遗骸就躺在这里。"之后,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果然在此发现了两枚猿人的牙齿。于是,1926年,安特生在为瑞典皇太子伉俪访华的欢迎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
正式的发掘工作始于1927年。在其后十年的大规模考古过程中不断有重要发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29年,在一次以中国学者裴文中为主持的发掘中,第一个北京猿人完整头盖骨被发现了。这一发现,轰动了全世界!使延续了二十多年的"爪哇人"是人,还是猿的争论终于有了答案,并由此把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五十万年。从那时起,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就成为世界著名的文化圣地。
龙骨山北京猿人出土的第一地点是一个石灰岩洞穴,此穴堆积层厚达四十多米,从上至下共分为十七层,北京猿人就出现在三至十一层。从对在此出土的六具头骨,十五个下颌骨,一百五十多颗牙齿和相当数量的肢骨以及所在层位的科学测定,可以得知:北京猿人生活的时代为距今七十至二十三万年 。
北京猿人究竟是什么样儿?从对已出土的四十多具猿人个体化石复原得出:他们身体矮小;四肢与躯体基本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迈步行走,只是他们脑量平均值只有现代人的三分之二,且呈现出头骨低平;眉嵴明显突起;面部和嘴巴向前突出;下巴颏仅有微弱痕迹等古猿特征。
从周口店地区地质、地貌及其第一地点出土的动、植物化石来追溯当时祖先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可以想象出:在龙骨山西北是起伏的山丘,山丘上生长着繁茂的森林,剑齿虎、野猪、斑鹿和犀牛出没于林中;东南方为成片的广阔草原,有成群的三门马、大角鹿、羚羊往返奔驰;河边、湖畔是河狸、水獭和水牛活动的场所;洞穴的居住者除了北京猿人外,还有洞熊和鬣狗。先人们生活在这里,以鹿类和其它一些小动物为狩猎对象,并经常以野果、树叶和根茎等为食。同时,为了捍卫自己的生命,他们还需同野兽进行顽强搏斗……
与上述猿人化石同期出土的还有大量的石器,这表明:北京猿人在与自然界作斗争中,已会用多种方法制造各种类型的石器。这些石器可用来砍砸树木、割肉剥皮,也可修整木棒。此外,在北京猿人居住的洞穴内还发现有大量用火遗迹,有的灰烬厚达六米。可见北京猿人已能使用并控制火,他们算是已知最早的用火者了。
1933年,在龙骨山顶的洞穴内还发现了距今一万八千年,被定名为山顶洞人的人类化石。他们的头骨特征已表明是原始的黄种人。同期出土的除石器外,还有骨针及各种装饰品,制作工艺已相当进步。经学者研究表明,山顶洞人以狩猎捕鱼为生,并已出现兽皮衣服,而且还有了原始宗教的萌芽。只是十分痛心,1941年前发现的北京猿人及山顶洞人化石有绝大多数在珍珠港事变前后被几个美国人弄得下落不明,时至今日,这些珍贵资料仍如泥牛入海。新洞人牙齿化石则是1973年在龙骨山东北角被发现的,经科学测定,他们生存的年代介于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之间,距今约十万年。
综上发现和研究表明,周口店是世界上迄今所知内涵最丰富,材料最系统的直立人阶段遗址,它在当今世界古人类学研究中享有不可动摇和取代的地位。因此,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它为"世界文化遗产",从而使之成为全人类共有的财富。
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 (V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周口店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北部,是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1921年至1927年,考古学家先后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遗址外发现三枚人类牙齿化石,1929年,又发现了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以及人工制作的工具和用火遗迹,遂成为震惊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1930年在周口店遗址还发现距今约2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化石和文化遗物。但随之而来的连年战乱,遗失了自1927年以来发现的全部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化石标本,迄今下落不明,这一事件成为20世纪考古史上的世界之谜。新中国成立后,恢复了对周口店遗址的发掘研究,获取了大量的宝贵资料,迄今为止,考古学家们已经发掘出代表40多个尸体的头盖骨、下颌骨、牙齿等化石和丰富的石器、骨器、角器与用火遗迹。
折叠编辑本段考古历程
周口店最早发现的地点是第6地点,是瑞典科学家安特生于1918年发现的。1921年安特生、美国古生物学家格兰阶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斯丹斯基,发现了周口店第l地点,同年发现了周口店第2地点。1927年步达生将周口店发现的三枚人的牙齿正式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这一年是周口店正式遗址开始发掘,中国地质学家李捷参加发掘工作,并发现了周口店第3和第4地点,瑞典古生物学家步林也是新地点的发现者,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第5、7、8地点,找到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同年将已发现的地点,以"北京人"遗址为第1地点,其余的依序编号及至第9地点。在20号地点以前,包括山顶洞,或为裴文中领导下或为贾兰坡领导下发现的。第20至24地点是在贾兰坡领导下找到的。 "北京人"遗址位于周口店村西。有两座东西并列的山丘,东边的一座有一个大山洞,俗称猿人洞,1929年后,叫周口店第一地点,东西长约140米,中部最宽处约20米。"北京人"在周口店居住的时间,大约从距今60多万年开始,一直到距今20多万年;"北京人"文化早期从距今60多万年到距今40多万年前,中期为距今40-30万年,晚期为距今30到20多万年前。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
周口店第1地点从1921年发现和发掘起,已下挖了40多米。宛如一口深井。已挖堆积还不到全洞堆积物的一半。"北京人"化石从第ll层至第3层均有发现,共出土骨头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颌骨15件、牙齿157枚、股骨7件、胫骨l件、肱骨3件、锁骨和月骨各1件以及一些头骨和面骨破片。这些"北京人"遗骨分属40多个体。但绝大多数人化石,在珍珠港事变前后,下落不明。现存的第1地点的人化石,保存在我国的有7枚牙齿、1段肱骨、胫骨1段、顶骨和枕骨各1件以及一具保存完好的下颌骨;1927年以前发现的三枚牙齿则在瑞典,由早期周口店工作的步林保管着。 在周口店第l地点发现用火遗迹,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包括五个灰烬层、两处保存很好的灰堆遗存,烧骨则见于有人类活动的各层,此外,还发现烧过的朴树子、烧石和烧土块,甚至个别石器有烤灼的痕迹。对用火遗迹的研究,可知"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有控制火和保存火种的能力。烧火的燃料主要是草本植物,也用树枝和鲜骨作薪。
石器是"北京人"文化的主要代表,"北京人"创造了三种不同的打片方法,主要用砸击法,生产出长20一30毫米的小石片;常见长度为20-40毫米;工具分两大类,第一类包括锤击石锤、砸击石锤和石钻,第二类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雕刻器、石锥和球形器。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因本世纪二十年代出土了较为完整的北京猿人化石而闻名于世,尤其是1929年发现了第一具北京人头盖骨,从而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古人类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到目前为止,出土的人类化石包括6件头盖骨、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及大量骨骼碎块,代表约40个北京猿人个体。为研究人类早期的生物学演化及早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
根据对文化沉积物的研究,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之间。北京人的平均脑量达1088毫升(现代人脑量为1400),据推算北京人身高为156厘米(男),150厘米(女)。北京人属石器时代,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为锤击法,其次为砸击法,偶见砧击法。北京人还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并能捕猎大型动物。北京人的寿命较短,据统计,68.2%死于14岁前,超过50岁的不足4.5%。
七七事变后,周口店被日军占领,发掘人员被杀,裴文中和贾兰坡的办公室被捣毁,发掘工作终止。抗日战争时期,已发掘出的六个较完整的头盖骨存放于美国开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内,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中美双方计划将其转运美国,以防其落入日本手中。途中头盖骨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又对周口店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了大量灰烬堆积层,证明北京人已会用火。1953年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附近建成了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在龙骨山顶部于1930年发掘出生活于2万年前后的古人类化石,并命名为"山顶洞人"。1973年又发现介于二者年代之间的"新洞人",表明北京人的延续和发展。
1936年,贾兰坡先生又在这里发现了3个"山顶洞人"头盖骨化石。六十年代未,这里又发现了距今10万年的"新洞人"遗址。这一系列重要发现,为研究人类的起源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周口店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折叠编辑本段参观信息
折叠外部交通
自驾车
六里桥上京石高速公路,从闫村高速出口下.沿京周路到周口店。
折叠内部交通
公交路线
646 路前门至良乡西门,换乘38路中巴至直达周口店遗址。发车时间早 6:30 分--晚 18:00 分 ,20 分钟一趟
616 路北京西站南广场至良乡西门,换乘38路中巴至直达周口店遗址。发车时间早 6:00 分--晚 18:00 分 ,10 分钟一趟
971 路赵公口至良乡西门,换乘38路中巴至周口店遗址。发车时间早 6:00 分--晚 18:00 分 ,20 分钟一趟
917( 天桥--房山) 支线 , 至良乡西门、闫村路口、房山站 , 换乘38路中巴到周口店遗址。发车时间早 5:30 分--晚 20:30 分 ,15分钟一趟。
917( 天桥--张坊 ) 支线 , 至周口店路口换乘38路中巴到周口店遗址。发车时间早 5:30 分--晚 l9:30 分 ,15 分钟一趟。
901路、901路快(前门--燕化东岭),大董村换乘房山38路到周口店遗址。
折叠编辑本段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在北京西南42公里处,遗址的科考工作仍然在进行中。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中国猿人属北京人的遗迹,他们大约生活在中更新世时代,同时发现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生活物品,以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000年到11,000年的新人类的遗迹。周口店遗址不仅是有关远古时期亚洲大陆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历史证据,而且也阐明了人类进化的进程。 登录标准: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折叠编辑本段参考信息
折叠美食
周口店猿人遗址配有职工食堂,为了方便旅游者就餐,餐厅对游客开放,提供自助餐和点菜服务。
如果您不愿在职工食堂用餐,可以到周口店大街的饭店用餐,离遗址不远的炖肉馆和龙源饭店都是不错的去处,那里的家常菜可是非常可口呀!
主要美食
豆汁、锅贴、灌肠、冰糖葫芦、驴打滚、卤煮火烧、炒肝、爆肚、豆腐乳煮毛豆、油泼面、羊肉烩面
折叠门票
全价票30元、半价票15元
1、1.2米以下免费。
2、中、小学生、60-64岁老年人、驻区外军官持有效证件票价为15元。
3、持离休证、残疾证、 65岁以上老年人、离(退)休军人、武警官兵、义务兵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
折叠开放时间
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0日):8:30-16:00,旺季(4月1日-10月30日):8:30-16:30。
折叠小贴士
请按规定购票参观;馆内谢绝吸烟。·行动不便、身体有潜在疾病的观众需有人陪同方可入馆参观。·请保持公共卫生,勿随意投掷、丢弃杂物。·衣冠不整、醉酒、精神障碍者谢绝入馆。·饮料食品及其盛装器皿、生物、易燃易爆危险品、管制械具及其他法定危险品谢绝携带入馆。请勿摄像及使用闪光灯,·展厅内请勿使用三脚架。·请勿触摸裸露展品、攀爬躺卧。·请您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勿在馆内使用轮滑、暴走鞋等类似轮式鞋,请勿喧哗、追跑打闹及在展厅内使用手机。
折叠编辑本段作用价值
"北京人"的发现为人类起源提供了大量的、富有说服力的证据。大量事实表明,"北京人"生活在距今50万年前到20万年前之间,是属于从古猿进化到智人的中间环节的原始人类,这一发现在生物学、历史学和人类发展史的研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北京人"的发现揭开了人类历史的序幕 。早在旧石器时代的初期,"北京人"已懂得选取岩石,制作石器,用它作为武器或原始的生产工具,在与大自然进行斗争中改造自己,表明"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原始的工具从事劳动,这是人和猿的根本区别所在。
"北京人"的发现,为人类进化理论提供了有利实证,是中国科学家为世界考古史做出的伟大贡献。北京人及其文化的发现与研究,解决了19世纪爪哇人发现以来的关于"直立人"是猿还是人的争论。事实证明,"直立人"是人类历史的最早期,处于从猿到人进化过程最重要的环节,他们是"南猿"的后代,后来"智人"的祖先。北京人具有"直立人"的典型形态标准,而北京人对火的使用,更加完备了其作为人的特征。山顶洞人化石和文化遗物的发现,更充分表明了北京人的发展和延续。北京人的发现,为中国古人类及其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是当之无愧的人类远古文化宝库。把人类用火的历史又提前了若干万年 在"北京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厚度达4-6米、色彩鲜艳的灰烬,表明"北京人"已懂得使用火、支配火、学会保存火种的方法,是人类由动物界跨入文明世界的重要标志。
"北京人"的发现为研究北京生态环境变迁史提供依据。通过对"北京人"及其周围自然环境的研究,表明北京的地质地貌与基本相似,在丘陵山地上分布有茂密的森林群落,其中栖息着种类丰富的动物种群。但也曾出现过面积广阔的草原和沙漠,其中有鸵鸟和骆驼栖息的遗迹,表明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北京曾出现过温暖湿润和寒冷干燥的气候状况。
"北京人"的发现,解决了19世纪爪哇人发现以来围绕科学界近半个世纪的"直立人"究竟是猿还是人的争论。事实表明,在人类历史的初始阶段,从体质形态,文化性质到社会组织等方面,的确有过"直立人"阶段,他们是"南猿"的后代,也是以后出现的"智人"的祖先。"直立人"处于从猿到人进化序列中重要的中间环节。到目前为止,"直立人"的典型形态仍然是以周口店北京人为准则,周口店遗址依然是世界同期古人类遗址中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一个。周口店遗址是当之无愧的人类远古文化的宝库。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类别
古人类遗址博物馆
地点
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脚下
竣工时间
1953年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北京市

适宜游玩季节
四季皆宜
景区级别
AAAA级
门票价格
30.00元
建议游玩时长
2小时
博物馆级别
国家一级博物馆
目录
1建筑布局
2所获荣誉
3发展历史
4考古历程
5参观信息
6世界遗产
7参考信息
8作用价值
折叠编辑本段建筑布局
折叠主要展厅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系统地向我们介绍了60万年前的"北京人"、10万年前的"新洞人"、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的生活环境、生活状况。序厅正面为龙骨山立体模型,展柜中摆放着周口店地区从4亿年前到1亿年前的各种岩石标本,反映了该炮区沧海桑田的地质变化过程。
第一展厅展示了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模型、古人类用火遗迹以及粗糙简陋的石制砍斫、切割、乱削和雕刻工具。
第二展厅以复原模型展示了北京猿人居住的洞穴以及他们的生活场所。
第三展厅主要介绍龙骨山上发现的二十余处脊椎动物化石遗址和古人类活动过的遗址分布点,以及一件18000年前山顶洞人的遗物--串青贝壳,兽牙、小石头制成的古老的项链。
第四展厅陈列着我国和世界各地发现的各个时期的古人类化石、旧石器,以及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绘画、雕刻等艺术品。
折叠新馆建设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目前已经封顶,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新馆的面积扩大到旧馆的8倍,集藏品展览、科研、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预计2014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折叠编辑本段所获荣誉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自然环境优美,遗址内长年绿树成荫,花草吐芳,野生动植物数量繁多。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把"周口店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周口店遗址入选"新北京十六景"之列。1987年,经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推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周口店遗址列人世界文化遗产清单,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列入该名单的六家单位之一;1992年,北京市政府授予周口店遗址"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称号;同年6月,周口店遗址以"保存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入选"北京旅游世界之最";1997年,周口店遗址博物馆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之一。2005年周口店遗址入选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周口店遗址博物馆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实是一不可多得的集休闲和学习参观于一体的郊外综合性旅游场所。
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史
1921年,当时任中国政府矿政顾问的瑞典地质学家及考古学家安特生到周口店调查时曾来到龙骨山。他说:"有一种预感,我们祖先的遗骸就躺在这里。"之后,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果然在此发现了两枚猿人的牙齿。于是,1926年,安特生在为瑞典皇太子伉俪访华的欢迎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
正式的发掘工作始于1927年。在其后十年的大规模考古过程中不断有重要发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29年,在一次以中国学者裴文中为主持的发掘中,第一个北京猿人完整头盖骨被发现了。这一发现,轰动了全世界!使延续了二十多年的"爪哇人"是人,还是猿的争论终于有了答案,并由此把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五十万年。从那时起,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就成为世界著名的文化圣地。
龙骨山北京猿人出土的第一地点是一个石灰岩洞穴,此穴堆积层厚达四十多米,从上至下共分为十七层,北京猿人就出现在三至十一层。从对在此出土的六具头骨,十五个下颌骨,一百五十多颗牙齿和相当数量的肢骨以及所在层位的科学测定,可以得知:北京猿人生活的时代为距今七十至二十三万年 。
北京猿人究竟是什么样儿?从对已出土的四十多具猿人个体化石复原得出:他们身体矮小;四肢与躯体基本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迈步行走,只是他们脑量平均值只有现代人的三分之二,且呈现出头骨低平;眉嵴明显突起;面部和嘴巴向前突出;下巴颏仅有微弱痕迹等古猿特征。
从周口店地区地质、地貌及其第一地点出土的动、植物化石来追溯当时祖先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可以想象出:在龙骨山西北是起伏的山丘,山丘上生长着繁茂的森林,剑齿虎、野猪、斑鹿和犀牛出没于林中;东南方为成片的广阔草原,有成群的三门马、大角鹿、羚羊往返奔驰;河边、湖畔是河狸、水獭和水牛活动的场所;洞穴的居住者除了北京猿人外,还有洞熊和鬣狗。先人们生活在这里,以鹿类和其它一些小动物为狩猎对象,并经常以野果、树叶和根茎等为食。同时,为了捍卫自己的生命,他们还需同野兽进行顽强搏斗……
与上述猿人化石同期出土的还有大量的石器,这表明:北京猿人在与自然界作斗争中,已会用多种方法制造各种类型的石器。这些石器可用来砍砸树木、割肉剥皮,也可修整木棒。此外,在北京猿人居住的洞穴内还发现有大量用火遗迹,有的灰烬厚达六米。可见北京猿人已能使用并控制火,他们算是已知最早的用火者了。
1933年,在龙骨山顶的洞穴内还发现了距今一万八千年,被定名为山顶洞人的人类化石。他们的头骨特征已表明是原始的黄种人。同期出土的除石器外,还有骨针及各种装饰品,制作工艺已相当进步。经学者研究表明,山顶洞人以狩猎捕鱼为生,并已出现兽皮衣服,而且还有了原始宗教的萌芽。只是十分痛心,1941年前发现的北京猿人及山顶洞人化石有绝大多数在珍珠港事变前后被几个美国人弄得下落不明,时至今日,这些珍贵资料仍如泥牛入海。新洞人牙齿化石则是1973年在龙骨山东北角被发现的,经科学测定,他们生存的年代介于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之间,距今约十万年。
综上发现和研究表明,周口店是世界上迄今所知内涵最丰富,材料最系统的直立人阶段遗址,它在当今世界古人类学研究中享有不可动摇和取代的地位。因此,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它为"世界文化遗产",从而使之成为全人类共有的财富。
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 (V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周口店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北部,是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1921年至1927年,考古学家先后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遗址外发现三枚人类牙齿化石,1929年,又发现了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以及人工制作的工具和用火遗迹,遂成为震惊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1930年在周口店遗址还发现距今约2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化石和文化遗物。但随之而来的连年战乱,遗失了自1927年以来发现的全部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化石标本,迄今下落不明,这一事件成为20世纪考古史上的世界之谜。新中国成立后,恢复了对周口店遗址的发掘研究,获取了大量的宝贵资料,迄今为止,考古学家们已经发掘出代表40多个尸体的头盖骨、下颌骨、牙齿等化石和丰富的石器、骨器、角器与用火遗迹。
折叠编辑本段考古历程
周口店最早发现的地点是第6地点,是瑞典科学家安特生于1918年发现的。1921年安特生、美国古生物学家格兰阶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斯丹斯基,发现了周口店第l地点,同年发现了周口店第2地点。1927年步达生将周口店发现的三枚人的牙齿正式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这一年是周口店正式遗址开始发掘,中国地质学家李捷参加发掘工作,并发现了周口店第3和第4地点,瑞典古生物学家步林也是新地点的发现者,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第5、7、8地点,找到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同年将已发现的地点,以"北京人"遗址为第1地点,其余的依序编号及至第9地点。在20号地点以前,包括山顶洞,或为裴文中领导下或为贾兰坡领导下发现的。第20至24地点是在贾兰坡领导下找到的。 "北京人"遗址位于周口店村西。有两座东西并列的山丘,东边的一座有一个大山洞,俗称猿人洞,1929年后,叫周口店第一地点,东西长约140米,中部最宽处约20米。"北京人"在周口店居住的时间,大约从距今60多万年开始,一直到距今20多万年;"北京人"文化早期从距今60多万年到距今40多万年前,中期为距今40-30万年,晚期为距今30到20多万年前。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
周口店第1地点从1921年发现和发掘起,已下挖了40多米。宛如一口深井。已挖堆积还不到全洞堆积物的一半。"北京人"化石从第ll层至第3层均有发现,共出土骨头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颌骨15件、牙齿157枚、股骨7件、胫骨l件、肱骨3件、锁骨和月骨各1件以及一些头骨和面骨破片。这些"北京人"遗骨分属40多个体。但绝大多数人化石,在珍珠港事变前后,下落不明。现存的第1地点的人化石,保存在我国的有7枚牙齿、1段肱骨、胫骨1段、顶骨和枕骨各1件以及一具保存完好的下颌骨;1927年以前发现的三枚牙齿则在瑞典,由早期周口店工作的步林保管着。 在周口店第l地点发现用火遗迹,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包括五个灰烬层、两处保存很好的灰堆遗存,烧骨则见于有人类活动的各层,此外,还发现烧过的朴树子、烧石和烧土块,甚至个别石器有烤灼的痕迹。对用火遗迹的研究,可知"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有控制火和保存火种的能力。烧火的燃料主要是草本植物,也用树枝和鲜骨作薪。
石器是"北京人"文化的主要代表,"北京人"创造了三种不同的打片方法,主要用砸击法,生产出长20一30毫米的小石片;常见长度为20-40毫米;工具分两大类,第一类包括锤击石锤、砸击石锤和石钻,第二类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雕刻器、石锥和球形器。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因本世纪二十年代出土了较为完整的北京猿人化石而闻名于世,尤其是1929年发现了第一具北京人头盖骨,从而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古人类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到目前为止,出土的人类化石包括6件头盖骨、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及大量骨骼碎块,代表约40个北京猿人个体。为研究人类早期的生物学演化及早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
根据对文化沉积物的研究,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之间。北京人的平均脑量达1088毫升(现代人脑量为1400),据推算北京人身高为156厘米(男),150厘米(女)。北京人属石器时代,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为锤击法,其次为砸击法,偶见砧击法。北京人还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并能捕猎大型动物。北京人的寿命较短,据统计,68.2%死于14岁前,超过50岁的不足4.5%。
七七事变后,周口店被日军占领,发掘人员被杀,裴文中和贾兰坡的办公室被捣毁,发掘工作终止。抗日战争时期,已发掘出的六个较完整的头盖骨存放于美国开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内,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中美双方计划将其转运美国,以防其落入日本手中。途中头盖骨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又对周口店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了大量灰烬堆积层,证明北京人已会用火。1953年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附近建成了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在龙骨山顶部于1930年发掘出生活于2万年前后的古人类化石,并命名为"山顶洞人"。1973年又发现介于二者年代之间的"新洞人",表明北京人的延续和发展。
1936年,贾兰坡先生又在这里发现了3个"山顶洞人"头盖骨化石。六十年代未,这里又发现了距今10万年的"新洞人"遗址。这一系列重要发现,为研究人类的起源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周口店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折叠编辑本段参观信息
折叠外部交通
自驾车
六里桥上京石高速公路,从闫村高速出口下.沿京周路到周口店。
折叠内部交通
公交路线
646 路前门至良乡西门,换乘38路中巴至直达周口店遗址。发车时间早 6:30 分--晚 18:00 分 ,20 分钟一趟
616 路北京西站南广场至良乡西门,换乘38路中巴至直达周口店遗址。发车时间早 6:00 分--晚 18:00 分 ,10 分钟一趟
971 路赵公口至良乡西门,换乘38路中巴至周口店遗址。发车时间早 6:00 分--晚 18:00 分 ,20 分钟一趟
917( 天桥--房山) 支线 , 至良乡西门、闫村路口、房山站 , 换乘38路中巴到周口店遗址。发车时间早 5:30 分--晚 20:30 分 ,15分钟一趟。
917( 天桥--张坊 ) 支线 , 至周口店路口换乘38路中巴到周口店遗址。发车时间早 5:30 分--晚 l9:30 分 ,15 分钟一趟。
901路、901路快(前门--燕化东岭),大董村换乘房山38路到周口店遗址。
折叠编辑本段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在北京西南42公里处,遗址的科考工作仍然在进行中。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中国猿人属北京人的遗迹,他们大约生活在中更新世时代,同时发现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生活物品,以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000年到11,000年的新人类的遗迹。周口店遗址不仅是有关远古时期亚洲大陆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历史证据,而且也阐明了人类进化的进程。 登录标准: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折叠编辑本段参考信息
折叠美食
周口店猿人遗址配有职工食堂,为了方便旅游者就餐,餐厅对游客开放,提供自助餐和点菜服务。
如果您不愿在职工食堂用餐,可以到周口店大街的饭店用餐,离遗址不远的炖肉馆和龙源饭店都是不错的去处,那里的家常菜可是非常可口呀!
主要美食
豆汁、锅贴、灌肠、冰糖葫芦、驴打滚、卤煮火烧、炒肝、爆肚、豆腐乳煮毛豆、油泼面、羊肉烩面
折叠门票
全价票30元、半价票15元
1、1.2米以下免费。
2、中、小学生、60-64岁老年人、驻区外军官持有效证件票价为15元。
3、持离休证、残疾证、 65岁以上老年人、离(退)休军人、武警官兵、义务兵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
折叠开放时间
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0日):8:30-16:00,旺季(4月1日-10月30日):8:30-16:30。
折叠小贴士
请按规定购票参观;馆内谢绝吸烟。·行动不便、身体有潜在疾病的观众需有人陪同方可入馆参观。·请保持公共卫生,勿随意投掷、丢弃杂物。·衣冠不整、醉酒、精神障碍者谢绝入馆。·饮料食品及其盛装器皿、生物、易燃易爆危险品、管制械具及其他法定危险品谢绝携带入馆。请勿摄像及使用闪光灯,·展厅内请勿使用三脚架。·请勿触摸裸露展品、攀爬躺卧。·请您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勿在馆内使用轮滑、暴走鞋等类似轮式鞋,请勿喧哗、追跑打闹及在展厅内使用手机。
折叠编辑本段作用价值
"北京人"的发现为人类起源提供了大量的、富有说服力的证据。大量事实表明,"北京人"生活在距今50万年前到20万年前之间,是属于从古猿进化到智人的中间环节的原始人类,这一发现在生物学、历史学和人类发展史的研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北京人"的发现揭开了人类历史的序幕 。早在旧石器时代的初期,"北京人"已懂得选取岩石,制作石器,用它作为武器或原始的生产工具,在与大自然进行斗争中改造自己,表明"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原始的工具从事劳动,这是人和猿的根本区别所在。
"北京人"的发现,为人类进化理论提供了有利实证,是中国科学家为世界考古史做出的伟大贡献。北京人及其文化的发现与研究,解决了19世纪爪哇人发现以来的关于"直立人"是猿还是人的争论。事实证明,"直立人"是人类历史的最早期,处于从猿到人进化过程最重要的环节,他们是"南猿"的后代,后来"智人"的祖先。北京人具有"直立人"的典型形态标准,而北京人对火的使用,更加完备了其作为人的特征。山顶洞人化石和文化遗物的发现,更充分表明了北京人的发展和延续。北京人的发现,为中国古人类及其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是当之无愧的人类远古文化宝库。把人类用火的历史又提前了若干万年 在"北京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厚度达4-6米、色彩鲜艳的灰烬,表明"北京人"已懂得使用火、支配火、学会保存火种的方法,是人类由动物界跨入文明世界的重要标志。
"北京人"的发现为研究北京生态环境变迁史提供依据。通过对"北京人"及其周围自然环境的研究,表明北京的地质地貌与基本相似,在丘陵山地上分布有茂密的森林群落,其中栖息着种类丰富的动物种群。但也曾出现过面积广阔的草原和沙漠,其中有鸵鸟和骆驼栖息的遗迹,表明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北京曾出现过温暖湿润和寒冷干燥的气候状况。
"北京人"的发现,解决了19世纪爪哇人发现以来围绕科学界近半个世纪的"直立人"究竟是猿还是人的争论。事实表明,在人类历史的初始阶段,从体质形态,文化性质到社会组织等方面,的确有过"直立人"阶段,他们是"南猿"的后代,也是以后出现的"智人"的祖先。"直立人"处于从猿到人进化序列中重要的中间环节。到目前为止,"直立人"的典型形态仍然是以周口店北京人为准则,周口店遗址依然是世界同期古人类遗址中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一个。周口店遗址是当之无愧的人类远古文化的宝库。